赵红亮在全市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工作调度会上指出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进作风建设 5月18日,我市召开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工作调度会,传达市委书记王东群关于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工作的批示精神,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要加强对扶贫干部的业务培训,准确掌握标准和政策,对辖区所有贫困户重新走访核查,精准识别认定,规范建档立卡,做到符合条件的一户不落、不符合条件的一户不进。赵建斌还深入该镇南庞村贫困户陈占才家中进行了走访调研。
赵建斌在详细了解该镇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开展情况后指出,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政策明白纸、喇叭广播、悬挂条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扶贫脱贫相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镇村两级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开展精准扶贫脱贫回头看工作。本报讯4月24日,市委副书记赵建斌到息冢镇调研指导扶贫脱贫工作要加强对扶贫干部的业务培训,准确掌握标准和政策,对辖区所有贫困户重新走访核查,精准识别认定,规范建档立卡,做到符合条件的一户不落、不符合条件的一户不进。赵建斌在详细了解该镇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开展情况后指出,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政策明白纸、喇叭广播、悬挂条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扶贫脱贫相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本报讯4月24日,市委副书记赵建斌到息冢镇调研指导扶贫脱贫工作。镇村两级干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开展精准扶贫脱贫回头看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责任,全力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工作。
强化执法监管。深入开展利剑斩污、零点行动、碧水2018、等环保专项行动,采取交叉执法、联合执法、日常巡查和夜间突击检查相结合方式,对排污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形成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铁腕执法,时刻保持环境监管高压态势严控秸秆、垃圾焚烧。扎实推进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成立普查机构,明确专职和兼职工作人员,聘请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
同时,谋划孟良河生态复育修复治理工程,目前正在组织编写治理方案、防洪评估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价报告。为建立垃圾处置长效机制,我市投资7331万元建设了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涉及16个乡镇(办)的319个村庄,受益人口约63.5万人,覆盖全市行政村数量的65%。
成立督导巡逻队,在主要路口、重点区域设立秸秆禁烧指挥部,在重点路段24小时不间断巡查。为推进科学治污、精准治霾,我市还借鉴先进县市经验,在多方咨询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投资4000万元建设大气环境网格化立体监控系统,通过对企业、工地、道路等重点污染区域的精准监控,实时掌握不同区域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精准锁定污染源头,实现对全市域和重点敏感区域空气质量监测,对全市域空气质量整体把控。突出重点,全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我市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全市工作的头等大事,强力攻坚,铁腕治理,空气质量明显好转。2018年新排查出坑塘201个,已完成整治106个。
今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410余人次、车辆366余辆次,共检查点位1512个,立案84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42起,涉案金额574万元,责令停产9家,移交公安部门行政拘留5起,联合公安部门办理行政拘留案件12起。经核查,关停取缔类154家,其中已实施两断142家,完成三清87家。狠抓散乱污企业整治。严控扬尘综合整治。
印发了《关于加快排放挥发性有机污染安装在线监测设备的通知》,对涉VOCs企业全部按要求安装在线监测设备超标传感装置,已完成28家。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践行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切实加强环境监管为抓手,依法铁腕治污,科学精准治霾,强力推进各项环保工作,定州变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印发《定州市关于制定扬尘污染治理的通知》,加大对建筑、拆迁、道路施工场地的扬尘治理,对砂石、渣土运输车辆进行全封闭管理,开展搅拌站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加大对城市主次干道的洒水和机械化清扫力度,有效减少扬尘污染。记者王登强、通讯员成淑平。
深化工业VOCs治理。对全市128家涉及喷漆的汽车维修行业进行全面排查治理,已完成治理25家,拆除28家,其余全部停产。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目前已完成建设,正在调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唐河、沙河和孟良河流经的乡镇现场办公,对发现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全市累计出动人力1100余次、机械2300余台,清理垃圾近2万方。改造提升类163家,实施两断109家,完成改造34家。
加强机动车治理。狠抓纳污坑塘排查整治,对去年排查出的29个坑塘,完成22个雨水坑塘和2个畜禽养殖坑塘整治,5个生活污水坑塘已经安装治理设备。
为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工作,我市建立市、乡、村三级督导巡查机制,实行领导干部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包地块的禁烧网格化监管责任制。开展水污染治理专项行动。
同时,积极发展生物天然气,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入户检测148辆,达标143辆,不达标5辆,停止使用,维修复检达标后恢复使用4辆,停用1辆。
目前,已完成生活源锅炉和入河排污口的清查录入工作,上报工业源550多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力度,加大水质监测频次,确保水质达标。开展危废整治行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对全市所有涉危废单位开展体检式督导检查,共检查企业105家、医疗卫生机构56家,发现存在危废标识掉落不规范、总量标内容填写不完整、危废管理制度责任人不明确等违法违规问题48个,责令立即整改。加快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全市83家加油站,已拆除(报停)3家,完成防渗改造75家。
2017年10月1日-2018年3月31日,PM2.5平均浓度为91g/m3,较去年同期下降30.5%,重污染天数减少28天,同比下降47.5%。为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工作,我市制定了《定州市2018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起草了2018-2020年《定州市大气污染防治三年作战计划》和《定州市2018年夏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工作任务和重点措施。
推动水污染治理工程。积极开展净土行动。
并委托第三方接管,负责收集、转运生活垃圾,以及运营期内设备的维修、维护。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试点工作,并完成项目立项,启动项目招投标程序。编制实施《定州市土壤治理与修复规划》,明确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分年度实施计划,有序推进实施近日,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调整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补助标准的通知》,对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助标准进行了上调,有效保障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和照料服务。
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4800元调整为每人每年8580元,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每人每年4800元,暂未调整。对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情况进行评估,对于完全丧失自理能力和部分丧失自理能力的特困人员分别按照全护理每人每月320元、半自理160元两个档次落实城乡特困人员的照料护理费用
市民政局全面复核城乡低保,截至5月底,全市共清理城镇低保826户、1128人,清理农村低保3932户、4486人。目前,该项工作仍在进行中。
该局督促各乡镇(办)根据《2018年社会救助工作核查实施方案》,按照低保动态管理要求,落实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特别是在低保应退尽退方面,严格执行政策,重点对低保对象死亡的、低保家庭条件转好的、低保家庭收入高于低保标准的、子女条件较好的、人情保、关系保、优亲厚友等10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清理当日,举行了健步走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